馆长信箱 总支信箱
  • 首页
  • 入馆指南
    • 本馆简介
    • 机构设置
    • 部门职责
    • 开馆时间
    • 借阅细则
    • 读者必读
  • 读者服务
    • 中图法简表
    • 学科分类代码
    • 核心期刊目录
    • EI收录的我校论文
    • SCI收录的我校论文
    • 《学科学术通讯》
  • 信息素养
    • 《信息检索》课程
    • 用户培训专题讲座
  • 参考咨询
    • 文献传递
    • 常见问题FAQ
  • 培训专栏
    • 学术讲座
    • 精彩回顾
  • 总支工作
    • 党建工作
    • 党纪学习教育
    • 党史学习教育
    • 专题教育
    • 规章制度
    • 廉洁自律
    • 资料下载
  • 活动
    • 真人图书馆
    • 红色文化活动
    • 一二•九书画展
    • 青春毕业季
    • 新生入馆教育
    • 世界读书日
  • 考研专栏
    • 招考公告
    • 研招资讯
    • 经验交流
    • 讲座真题
我的图书馆 English
  • 首页
  • 入馆指南
    • 本馆简介
    • 机构设置
    • 部门职责
    • 开馆时间
    • 借阅细则
    • 读者必读
  • 读者服务
    • 中图法简表
    • 学科分类代码
    • 核心期刊目录
    • EI收录的我校论文
    • SCI收录的我校论文
    • 《学科学术通讯》
  • 信息素养
    • 《信息检索》课程
    • 用户培训专题讲座
  • 参考咨询
    • 文献传递
    • 常见问题FAQ
  • 培训专栏
    • 学术讲座
    • 精彩回顾
  • 总支工作
    • 党建工作
    • 党纪学习教育
    • 党史学习教育
    • 专题教育
    • 规章制度
    • 廉洁自律
    • 资料下载
  • 活动
    • 真人图书馆
    • 红色文化活动
    • 一二•九书画展
    • 青春毕业季
    • 新生入馆教育
    • 世界读书日
  • 考研专栏
    • 招考公告
    • 研招资讯
    • 经验交流
    • 讲座真题

业界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馆新闻 >> 业界动态 >> 正文
成都图书馆:翻到了“阅创空间”这一页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17 编辑: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7-04-14 浏览次数:81

      近两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双创”已逐渐走进各个领域,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文化单位、机构参与、支持创新创业的热情更是不断高涨。近日,记者从四川省成都图书馆获悉,该馆自2015年开始打造的“阅创空间”已初具规模,孵化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招募创客项目成图书馆文化品牌

  2015年7月,成都图书馆“阅创空间”正式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创客团队,首批有4家团队通过创客项目评审会和优质创客项目评选正式入驻。除了考虑创客团队自身的质量,成都图书馆还会根据自己的资源特色对入驻团队进行筛选。

  “我们向社会公开招募入驻团队,但也需考虑自身能提供的资源。比如文化产业、创意、艺术类的创业团队就更适合图书馆。”成都图书馆参考咨询部主任代瑞雪介绍,“阅创空间”服务团队由图书馆资深学科馆员组成,可以为创客们提供专利检索、科技查新等专业信息检索服务。在这样的标准下,之后一年里“阅创空间”又加入了3支队伍,现已有7家团队入驻。

  团队入驻之后,“阅创空间”能为他们提供哪些服务?“首先解决的是场地问题。在这里我们不仅有免费的办公场地,还有免费的演出场地。”曹力艺术工作室创始人曹力说。2015年,刚辞职创业的曹力一眼就相中了成都图书馆“阅创空间”,打算将这儿作为自己团队创业的起点。“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它给我们提供了平台,帮助我们宣传新剧,还为我们提供项目资源。”曹力表示。依托成都图书馆“阅创空间”,曹力艺术工作室如今在行业内已初具影响力,其打造的“力剧场”已成为成都图书馆的文化品牌项目。

  事实上,7家创客团队在“阅创空间”的孵化下已有实质性的发展。半核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利用图书馆资源,精心打造了书目推荐类漫画自媒体“喻读”;乐学乐创机器人教育的“创客机器人”以最高票数获得“创业天府·菁蓉汇·崇州”大数据专场活动“创业之星”称号,当场获得天使投资人300万元的意向融资;四川蹊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入驻“阅创空间”后,在为客户定制旅行线路时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

  以图书馆为阵地搭建全市创客交流平台

  “阅创空间”办公地点在成都图书馆五楼,占地170平方米。“办公场地、文献和专家资源,这里一应俱全。”创业者李明珠介绍,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进这里。

  为充分利用图书馆特色资源优势,避免与其他创客空间的同质化竞争,早在筹划初期,成都图书馆“阅创空间”就有了明确定位:为创客提供创新、创造的文献信息智力支撑平台,扫清创客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信息不畅等障碍。因此,除了场地、资金、项目这些必备的硬性条件外,成都图书馆还致力于搭建全市创客的经验交流平台。截至2016年底,“阅创空间”已成功开展各类创客活动72场,参与人数超1.5万人次。其中,“创客散打”“尖叫吧!创客”等活动已成为全市创客们交流、学习的平台。除此之外,“阅创空间”虚拟平台也于2016年5月正式上线,目前已注册团队37个,注册用户4300余人,平均日活跃人次达864.5人。

  “不仅如此,2016年,‘阅创空间’入驻孵化团队还与图书馆提供的各项公共文化服务有机融合,逐步形成图书馆创新的内生发展动力。”据成都图书馆相关负责人透露,2017年,“阅创空间”将在此基础上结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搭建大众创意共享转化平台,做好成都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文创产品的策划开发工作。下一步,成都图书馆将发展联盟,在区市县图书馆选择成立“阅创空间”试点,为文化创意类创业团队提供更多平台。(赵舒文 付远书)
 

版权所有:西安工业大学图书馆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学府中路2号 

邮编:7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