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5-2020)》(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广州“图书馆之城”建设的“硬指标”:到2020年,广州全市公共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广州市藏书量达到平均每人3册以上;平均每8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 《规划》提出,“图书馆之城”的目标是构建以“中心馆-总分馆”体系为核心,以村(社区)服务点、农家书屋、流动图书车、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其他服务点为延伸,以学校、企事业单位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全天候、全方位、多形式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以及快捷优质高效的地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形成与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称、向世界先进城市和地区图书馆事业看齐、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使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规划》还具体明确,到2018年,全市完成区域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完成80%以上的镇、街道图书馆改造,到2020年,全市公共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市、区两级政府作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责任主体,公共图书馆的馆舍建设和纸质图书添置由市、区两级财政分级投入,广州市财政统一采购电子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全市公共图书馆统一标志,统一服务规范。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陈春盛介绍,作为广州建设“图书馆之城”的重要法律文件,《广州市图书馆条例》已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包括三大硬指标:面积指标,我们是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市每千人10平方米;藏书量指标,到2020年广州人均3册图书以上;人员配置指标,每1万人到1.5万人配备一个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员。 目前广州市图书馆通借通还情况如何?陈春盛介绍,2012年市层面图书馆已经实现了通借通还,2020年希望区、镇街也能够实现通借通还。“这需要一些技术手段和投入,目前通借通还起码可以达到在家门口就可以还书,是要实现在家门口就借到你想要的书,现在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