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书?
有人是“为中华之崛起”,有人是“学而优则仕”,有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人是“穷者,独善其身;达者,秉济天下”,还有人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读书,天下为公也好,修身养性也罢,还是劳心者“治”劳力者,说明多读书于人生于社会于民族是大有裨益的,要不然孔夫子也不会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富人与穷人都是人,为什么贫富就把人分得这样泾渭分明?聪明与愚蠢,为什么聪明人与愚蠢的人却能相安无事?君子与小人,为什么明知君子光明磊落却无处安身立命?明知小人“难养”却能处处逢源,威风八面?我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或许这与读书已无多大关联,只是人的好恶,人性使然。但是不思考这样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读书就缺乏深度。
读书是为什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读书是为了海阔天空般纸上谈兵,以彰显自己的才学恃才傲物,那也不见得读书的功用,不如韬光养晦铸就人生的厚度。财利虚名,宦海沉沦,人最容易囿于欲望的贪婪,“人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可世界是大众的,谁也不能在不可掌控的世界中随心所欲肆意而为,所以佛陀讲,“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是有道理的。
读书何谓深度?
恐怕很少有人思考这么一个问题:生在这么一个躁动与文化张狂的时代,是人之大幸还是生不逢时,还是“既生瑜何生亮”的诘问。世界太乱,但规则与秩序井然;人心太鬼,但道德与良知在反省;社会太阴晴不定,有时让你满目创伤又让你见到曙光。
任何一本书,不会告诉你,褒奖还是愤懑这个社会,因为你看到的都不是生活的真实。怎么办?这就是读书的深度,你得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真正含义。孔孟之道之所以能统治中国人的思想几千年,让我们时至如今仍然认可,那是有其博大的思考情怀。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读书就是洞穿人生和你的菩提世界,读书没有深度吗?
人生何谓厚度?
人固有一死,这是自然规律,无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存在这世间就是短短的几十年,庄子曰,“察其而来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行也,而本无气。”生命无形无状,生又何欢,死又何哀?世间万物原本只有变化而并无生灭,生死又在乎什么?所以庄子有了“鼓盆而歌”。只是芸芸众生能参透生死玄机,超脱尘世名缰利锁羁绊又能有几人?
人生旅途始终是在人的群落中穿梭不停,在快乐与烦恼交织的生活中踯躅独行,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凡人”,既没有孔夫子的超凡入圣,也没有庄子般的逍遥洒脱。
人生的厚度——学识、涵养、儒雅、君子气质,需要注入读书人的“亢奋荷尔蒙”,才见其人生不菲薄,不妄语,不薄幸!我们才可在恣肆的生活的汪洋大海中从容淡定,过往的岁月中月朗风清。
人最可怕的是什么?
贫穷、兵祸还是伯乐难求?还是在惆怅“壮志未酬身先死”,然后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还是在垂暮之年吟诵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诗句?其实贫穷富贵、卑微显赫、平庸跌宕,都是人生的印记,人可怕的是愚蠢和无知,最可怕的是愚蠢和无知之人发现不了自己的浅薄,甚至整天还在卖弄自己的一无所知。
“知耻而后勇”,我们得搞明白浅薄和无知带给我们人生的种种“闹剧”。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明明是对某个问题一知半解,却硬要高屋建瓴阔论其问题根本;明明是门外汉,硬要指手画脚充当专家;明明对某个领域一窍不通,因为嗓门大脖子粗,硬要别人洗耳恭听。人无耻常常表现在无知上,这样的人却不肯也无勇气去承认自己的无知。所以“知耻”倒成了高境界人生,因为只有知耻了才能发现自己时常妄自菲薄,也才能激发“后勇”,去弥补人生的缺憾。
中国古人喜欢讲“厚积薄发”,怎样“厚积”呢?读书!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世界上没有绝对无用的知识,说知识有用、无用,不过是把人生的目标庸俗化、利益化而已。同样书籍也没有绝对有用和无用,好书和坏书,它只是针对某种人,人的某个阶段而作出的定义。但书籍蕴含有思想,思想却有高尚和卑劣之分,因此我们读书是要读高尚的书,是需要高尚的思想来感动人生。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虽说愚蠢和无知可怕,但读书却是一副良药。只是在这网络虚拟、文化庸俗功利的年代,读书精神是稀缺的。人们的生活可以离开书籍,却无法离开网络,就好像人可以愚蠢无知,却不能不披着浅薄的外衣招摇过市。
“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读书因为有了深度,因而有了思想,因而有了人生的厚度。灵魂因为有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衬托,我们的精神便会芳香四溢,勃勃生机,生命更有了一种品质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