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还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扩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有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的拓展,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1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内涵 1.1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格完善协调,社会适应良好。因此,心理健康可以认为,首先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其次要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含义。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交往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开展维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素质,增强自我心理保健能力,使 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 特别是要增强受教育者在激烈的竞争中勇于进取、不怕挫折、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意志品质和能力。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型,且又极易受到外界刺激,个性极为不稳定,我们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善于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 1.3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其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在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生活的有关方面所要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所受的影响,智力因素占25%,非智力因素约占75%,健康的心理是非智力因素最主要的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1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区别 2.1.1理论基础的差异性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们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同时,我们还要明确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理论依据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等。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教育心理学对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控制有重要意义;医学心理学对于大学生防止与治疗心理疾病、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社会心理学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2.1.2具体任务的差异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任务是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行道德教育,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面对我国目前面临的复杂形势,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爱国教育是重点,关注祖国政治命运、发展方向,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加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道德教育是基础,培育青少年健康的道德品质,使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由不成熟走向成熟,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将道德品质内化;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帮助大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是一种思维的整体程序与特定的思维活动形式,为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施加影响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任务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具有较高的认识能力、情绪自我调控能力、健全的意志、正确的自我观念;形成较强的学习适应性;良好的交往适应性、较强的职业适应性、提高对心理问题的预防能力。 2.1.3 教育模式的差异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通过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形式通过大会报告、演讲、讲座以及参观调查、座谈讨论、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方法上主要有灌输和启发相结合,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以及普遍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更提倡主动出击,及时发现学生问题,解决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也会涉及对来访者进行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双向互动,强调对来访者的倾听,与来访者平等交流,采取了相对被动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来访者分析清楚其自身对此事的感受,并从来访者角度出发,分析每一种选择的利弊和其可能承受的后果,由来访者自己做出最终选择。此外,心理健康教育遵循自愿的原则,一般不会主动干预。 2.1.4 教育功能的差异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乃至整个社会所发生的积极独特的作用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有保证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转化功能。这六大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辅相成,不仅对个人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对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也产生积极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要培养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使个体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自我调适,保持健康的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主要有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矫治性功能。目的是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的潜力,充分发展和发挥个人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社会技能,学会用有效的合理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学习自主地应付自己内心的心理困惑,防止心理疾患产生,保持正常的工作效率和生活秩序;帮助学生排除或化解持续的心理紧张与各种情感冲突,矫正学生不适应行为。 2.2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一致性 2.2.1教育对象的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增强人的主体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培养人的主体精神,开发人的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引导人们在知、情、意、行等这几个方面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基于人为主体,通过研究人的心理发展变化,开展维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心理保健能力,并学会在必要的时候寻求心理帮助,以达到保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需要人际沟通来实现,这些都体现在思想交流、心灵沟通方面。两者的共性体现在教育对象都是“人”,在高校中则都是大学生,而且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2.2根本任务的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塑造个体健全的人格,使社会成员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世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指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的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都是把大学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人文关怀,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把大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和特定观念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启发引导大学生的内在的教育需求,调动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大学生自觉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2.2.3工作目标的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思想教育人,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充分调动人们的自觉能动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优秀的心理品质,能动地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正确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言行和价值进行客观的认识、评价;引导大学生对人生充满希望,保持乐观和上进的心态;使人格受到正面的影响和熏陶,从而达到优化心理、健全个性、完善人格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3 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美国兴起,目前全美学校心理学家的人数在22000人到25000人之间,并依然不断的增长。美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在校的所有学生,并向学生家长、教师、低水平学校心理学工作人员及行政工作者提供建议。美国没有专门的心理学课程,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学校的教育过程,对于所期望达到的各种心理素质,则在各种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加以培养。日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受到美国的影响迅速发展起来的。日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整个社会都很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具体来说,日本心理健康教育的举措是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头并进,加强社会道德和纪律教育,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帮助青少年排忧解难;同时,创设教育基金,解决资金问题;90%以上的大学都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面向所有师生,并设置专职教师,帮助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任务、内容以及途径都在不断变化,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者期望对学生进行认知调整、情绪调适、潜能开发、危机干预、心理治疗等方面。国外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注重考虑人的本位,充分重视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人的思想形成与影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2 国内研究现状 3.2.1香港、台湾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 1954年我国台湾地区率先在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台湾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学习、人际关系交往、思想道德修养、心理调适、人生规划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建立健全的人格。香港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香港各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均设在学生事务处或学生辅导处,他们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视为非常重要的工作。他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称之为心理辅导,而辅导的内容一般包括学业、就业、人际关系。 3.2.2中国大陆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张耀灿等编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谈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胡凯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一书中提到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和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的教育,但它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和重点,以思想教育为主干、以品德教育为重要内容,也包括心理教育内容的教育。叶一舵的《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互动》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主要是体现一种互动方式,是两种教育模式的“交互作用”。范美香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析》中谈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两者之间能达到有机结合。张云生在《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中明确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所遵循的是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运用的是心理学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结合,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并能够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张耀灿等编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谈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介入个体内心世界的过程,一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的范畴和分析框架;二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机制,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整合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心理干预。李晓娟、彭晓宽在《论心理咨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中讲到,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从教育对象的心理入手,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历史较短,研究基础和研究力量较为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4 结束语 无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都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作为制定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的特点作为制定教育内容与方法的依据;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只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收到实际的效果,才能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受益,也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方法等方面实现有机结合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证,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钱焕琦,刘启珍.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23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11.175 [3]李慧卿,刘丽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73 [4]王海霞.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方法和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90 [5]李文安.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教育探索,2001(2):12 [6]王建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与机制研究[J]北京高等教育,2002(3):25 [7]柯佳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6):40 [8]蔡丽娟.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6(6):27 [9]陈勇.论心理健康疏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6(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