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将美育融合至思想政治教育中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这样不只是突出了美育的要求,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好地实现三进找到了一条新路。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整合需要找准核心切入点来扩展美育职能。比如,加强礼仪课程的整合、增强其包容性、扩大课程内涵,这样可以实现美育课程的职能在综合培养学生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等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要加强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实施与监督。课程规划要落实到课程实施;要规范、规定美育所占课时量;建立健全美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1美育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aesthetic education)的概念。《教育大辞典》开宗明义:美育“亦称‘美学教育’、‘审美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的教育。”在“美育任务”(tasks of aesthetic education)这一词条中,表述审美观念的培养时强调“能使学生以更自觉的态度,主动、积极、正确地接受审美对象的美的信息”[1]。《辞海》是这样表述的:“亦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关于审美和创造美的教育”[2]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对美育概念的表述有所变化: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美化其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道德与智慧水平的教育”[3]。这一定义的可贵在于,它注意到了学生作为审美客体在“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方面的“美化”,但这个“美化”还只是审美活动对审美主体的“反哺”,不是教育直接主动地对心灵、行为、语言、体态美的培育,同时,这种“美化”的目标在于“提高道德与智慧水平”,而没能把它直接纳入“美”的目标,或者说
把“美”看成了一个道德与智慧的附属物,否定了美育的独立性。杜卫的《美育概论》把美育仅当做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的另一译名,其《美育学概论》中也没有给出美育的定义,其立论的基础也在于把美育看成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而在吴瑞裘等编著的《美育教程》中,根本就没有对“美育”概念进行介绍,全书没有涉及对“美育”的理解问题,而直奔“中学审美教育”,无疑,他们已经将“美育”的逻辑起点放在了“中学审美教育”。而苏和平在《美育探源》一文中则是以“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为立论基础,并指出“这种称谓的规范出现较晚”[4],认为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一种规范称谓。周冠生在《美育的今天、明天与昨天》一文中,列举了对美育界定中四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其中最新、最有权威性的美育定义是:“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5]。这实际上还是一种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的观点。汤杰英通过对美育概念的广泛考察,认为美育概念“尽管具体观点实际阐述不尽相同,但作为提法却都采用审美教育”。她还注意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张念宏主编的《教育学辞典》、西南三校编《普通教育学》、李文庠著《简明美育教程》、南京师范大学编《教育学》等17种典籍和论著中,把“美育”直接称作“审美教育”[6]。可见,理论界普遍把“美育”仅定位于“审美教育(美感教育)”。
所幸的是,陈建翔在《现代美育观念的演进》中对美育内涵提出了“审美”和“立美”两个维度[7]。可以肯定,“立美”概念的提出意义是重大的,为美育开拓了应然的空间,但是他这里的“立美”仅是从品德和心理角度来观照的,是指“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立美操作”和知、情、意诸结构按照美的规律综合协调发展的立美发展[8],他触及了“美育”的另一只眼睛,但没能将它打开,在内涵上仍是片面的。从“立美”的角度,没有看到在社会学和行为学范畴也本然地存在着一份美育的天地,也没有指出教育学方面的责任。尽管如此,“立美”这一概念仍然是值得援用的。人们之所以把“美育”仅定位于“审美教育(美感教育)”,主要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把“美”就视为“审美”,把“美学”也称为“审美学”,自从引进了西文“美”和“审美”概念,就把aesthetic直接译作了“美”或“审美”。事实上,“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在人的意识中反映的结果,是aesthetic;“审美”是人作为主体对“美”的对象感受的过程,是aesthetic judgment。人们关于“美”的活动包含了美的感受和美的创造,美的创造虽然体现主体的审美品质,但并非审美本身。美的创造除了艺术创作,还有对主体自身美的建立,即“立美”(aesthetic formation),尽管“立美”直接受“审美”的影响,但它仍是一个独立的“美”的活动过程。与此相应,“美育”就存在着“审美教育”和“立美教育”两个维度。尤其重要的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要非常重视从美学角度(而不是从思想品德角度)对学生自身美(心灵、语言、行为、仪表美)的培育,要切实关注并重视“立美”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现状
如果思想道德修养课还局限在“意识形态教育”和“制度规范介绍”的范围中,这种理解势必会影响课程的教学实效,使得这门课程的实际意义大打折扣。而事实上,其内在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美学魅力恰恰是思想道德修养的精髓和发展动力,这就又是一种缺失。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显得枯燥和无力。
2.1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不够重视
在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水平尚不发达的时期,整个社会显得“重利轻义”和“急功近利”。在经济转型、市场经济还不完备的大环境中,商品经济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质欲望,无孔不入的广告和昼夜不停的娱乐喧嚣使得人心浮动,社会不公、贫富差距,笑贫不笑娼的社会现实更是刺激着一颗颗渴望“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的心。为了达到个人的私利,无视道德约束甚至法律制裁的也大有人在。而有相当一部分人还生活得十分舒适称心,这就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残酷现实。而这种种社会现象自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开始用非常功利和现实的目光看世界。而它与思想道德修养所要求的“先人后己”、“先义后利”、崇尚高尚精神的思想相左,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不实用甚至教条刻板、过于单调,无助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强者、胜利者。
2.2 作为施教者,需要深入分析研究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尽管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到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一直到大学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都属于必修的课程,但如何使大学生在接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时感到有新意和理论水平的提升而区别于小学中学的这类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重要课题。
此外,思想道德修养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问,如何让学生不仅能在学习中得到知识的扩展、更重要的是情感得到升华和意志得到锻炼,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这就涉及到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问题。《康茨坦茨方法及其启示》一文或许对我们在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上有所启发[8]。
我们以为探寻德育教育的改良,必须注意到一点,那就是“美育”的功能。用美来陶冶人格心性,恰恰是我国古代道德修养之学最显著的特点。而懂得什么是美,具有“审美”自觉的人们一般也具有更高的人文素质。对“真、善、美”的追求不正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道德吗?
不仅如此,审美的产生本身就是人与万物并无间隔,融为一体的“万物一体”的境界。是人为的“主客二分”的认识和利用关系使人丧失了精神家园,“人被局限于‘自我’的有限天地中,有如关进了一个牢笼”,“这一从根本上割裂主体与客体的自我,永远摇荡在万丈深渊里,找不到立足之处”。可见,美育特别是美学的研究成果对当前人们在社会中的迷茫有着非常大的启示意义。
当前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既有理论空洞的问题,又有现实中面对的尴尬,而这些问题都指向了一个对象,那就是“美育”。将美学教育引入到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体系中,既可以解决部分思想道德修养课理论和价值的缺失,又能得到更全面、更接近人的本质的教育。因为此举关照了人最深层的精神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师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更深层次的理论推进问题[9]。
3 近年美育与思想政治研究的趋向
当前,美育的尴尬在于几乎没有自己独立的课程,这是研究如何将美育融合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课题。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整体的德育教育系统,通过对“审美教育”课程与“德育教育”课程的交融性研究,将产生一大批新走向的思想政治研究[10]。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程开发方面,加强课程的规划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加强美育内容的层次规划研究。因为美育也具有一种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培育过程,课程建设要具有层次性,要按照学生的认知和体验在生理与心理的相适状态,开发适于在校大学生的美育内容,这是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其次,要加强美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研究。美育内容得到充分开发以后,这些内容将涉及多个领域。如文学、音乐、美术、电影、戏剧、舞蹈、雕刻、造型、科技艺术、形体、艺术体操、礼仪、伦理、朗诵与演讲、服饰、行为美学等。如何将这些美育要素科学规范而又尽可能完整地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从而进入课堂,这就需要进行课程整合。另外,要加强美育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与监督的研究。课程规划最终落实到课程实施,要规范、规定课时量,建立健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把美育实施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系统。
4结语
寓美育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目前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实践操作尚不成熟。探寻德育教育的改良,融入“美育”的内容,既填补了目前思想道德修养理论的不完备,又为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开辟了一种“更亲和、更人性、更柔性”的新局面。近年的研究,不仅认识到美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把美育的实践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使其成为一种教育研究,而不是一种美学或哲学研究。美育和德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无疑将充实和丰富当代的德育理论,从而在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吸引力和教学实效上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1)[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59-160
[2]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5433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075
[4]苏和平.美育探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295
[5]周冠生.美育的今天、明天与昨天───对美育概念及其在教育中地位之我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135-136
[6]汤杰英.美育概念考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73
[7]陈建翔.现代美育观念的演进───从结构主义到节奏主义[A].中国教育大系·现代教育理论丛编(上)[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59-160
[8]刘选会,郭俊仓,王苏喜.康茨坦茨困境讨论方法及其启示[J].教育前沿,2011(7)
[9]杨丽嫡.美的追慕——思想道德修养的隐秘动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8):132
[10]孔伟英.德育美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