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业集群概述
集群这个专有名词来源于英文中的cluster,1990年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概念,并把它与国家、地区和产业竞争力联系起来,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深入地讨论了产业集群的存在、优势与作用,这一研究在学术界和决策者中引起了极大的影响。
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如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等在空间上集聚形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因素:(1)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大量企业和其他机构。一般来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2)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其
他机构之间密切联系。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3)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相关的商会、协会、银行、中介机构等,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
产业集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从世界范围看,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产业集群已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1]。
2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分析
2.1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论
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他在《经济学原理》第四章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概念[2]。“我们可把因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利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他把第一类经济称为外部经济,第二类经济称为内部经济。马歇尔以其敏锐的眼光洞察出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外部规模经济的结果是产业集群。他认为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用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进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集群。马歇尔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这种生产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
2.2 韦伯的集聚经济论
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最早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他在分析单个产业的区位分布时,首次使用集聚因素这个概念。他认为,集聚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通过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第二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实现地方工业化,也就是我们说的产业集群阶段。韦伯从成本节约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他认为产业集聚的一般原因是因为多个工厂集中在一起与各自分散时相比,能给各工厂带来更多的收益和节省更多的成本,所以工厂有集中的愿望。集聚之所以能够给工厂带来收益或节省成本,又有多种原因,如专门的机器修理厂、靠近的原料供应点、大规模的劳动市场、公用设施、道路等都有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3]。
韦伯区分了几种集聚经济,分别由单个工厂内部的生产集聚、同一产业不同工厂的生产集聚以及不同产业不同工厂的生产集聚而产生。后来Richardson也指出,大部分的区域活动来自于集聚经济:集聚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吸引产业和资金到区域内扎根,从而影响到移民的迁入和迁出,改变区域内的空间结构。这些关于集聚经济的不同划分不但体现了经济活动的不同方面,而且暗含着产业所在区位和创新的一些内容[4]。
2.3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1955年,法国区域经济学家佩鲁为了分析有支配效果发生的经济的非均衡增长,首次提出了“增长极”概念,并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5]。佩鲁认为,区域增长极是位于某些区域或地区的一组扩张中的、诱导其区域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一组产业,并通过产业的集聚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地区要想取得经济增长,关键是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在本地区嵌入一系列的推动性产业。增长极理论倡导政府干预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它放大了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实际上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同样存在“失灵”的问题。
2.4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论
当代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集群,他用新贸易理论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克鲁格曼的工业集聚模型假设一个国家有两个区位,有两种生产活动(农业和制造业),在规模经济、低运输费用和高制造业投入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数学模型分析,证明了工业集聚将导致制造业中心区的形成[6]。克鲁格曼的工作实际上为主流经济分析理论框架下研究产业空间集聚形态的多样性开辟了空间,证明了经济发展中区位是重要的,市场结构对产业区位格局和贸易关系的影响仍然重要。
克鲁格曼是第一位把产业集聚与国际贸易因素有机联系起来研究的经济学家。他第一个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并证明了工业集聚将导致制造业中心区的形成,而且他的垄断竞争模型在融合传统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如收益递增、组织理论、向心力和离心力等的作用,证明了低运输成本、高制造业比例和规模有利于区域集聚的形成。
2.5 迈克尔•波特的新竞争优势理论
对产业集群研究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应该是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1998年,波特教授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著名的地区竞争力的“钻石”模型。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有四个因素:需求条件、关联与支持性产业、要素条件、企业竞争与战略。在这四个因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机会和政府。由这六个因素构成的竞争环境决定了一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或者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地位。波特指出形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往往基于三个方面影响竞争:第一是增强内部企业或产业的生产力并对群外企业施加影响;其次是群内企业通过采取低成本策略进行技术创新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三是培育集群的环境,这样有利于新企业的产生和集群规模及影响的扩大。
波特从经济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产业集群的经济现象。他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和国家获得竞争优势,并强调产业集群在获取信息、供应商、员工、公共物品等方面的优势,探讨了区位选择、就地参与、集群升级和集体协作对提高集群竞争力的作用,回顾了传统产业政策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设计思路[7]。
3 产业集群理论分析给予我们的启示
无论是马歇尔的外部经济论、韦伯的集聚经济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还是迈克尔•波特新竞争优势理论,它们都是以明确的实践经验作为理论构建的基础。
因此,我们在研究我国产业集群现象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概括和理论的方法,但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依据具有中国经验的集群理论。
对我国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笔者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重视中国特色的产业集群的经验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域经济发展非常活跃。沿海一些经济快速增长、对外开放程度高、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区域,正逐渐成长起一批表现出高度集聚特征、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集群,“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的区域“块状经济”蔚然成风[8]。基于集聚、分工、协作的“块状经济”已经把“中国奇迹”演绎得淋漓尽致。“集群经济”己在中国崛起。难怪国外有人称,中国制造的成功秘诀在于它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发动机。
中国特色的产业集群是一种强调“内生”力量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产业集群可以克服组织形式“小而散”的缺陷。产业集群中的分工可以使每一家企业做到“小而精”,协作抱团可以使他们做到“散而不乱”,知识的溢出效应可以弥补企业管理者水平的不足[9]。
以福建晋江鞋业产业集群为例,大量鞋业产业领域的相同、相近、相关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福建晋江聚集,发展成为具有鞋业专业化生产特色优势的经济群落,是一种专业化生产带动型的产业集群模式[10]。它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鞋业专业化分工的日趋深化,促使鞋业产业价值链的延长,进而需要大量工序型企业和中间产品交易市场,不同企业承担某一具体工序,不同工序的鞋业专业化生产企业集聚于福建晋江这一地域,进而形成多条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上下游生产链条关系的鞋业产业集群,并借助于广阔的市场达到规模经济。在知识日益重要的全球经济竞争中,传统要素禀赋在晋江鞋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降低,由于本地鞋业竞争环境的创造和体制的创新,一种大家相互学习、相互追赶机制已逐渐形成。
二、集群研究资源亟须整合
产业集群的研究涉及到集群的概念、分类、背景、条件、机制、行业结构、企业规模结构等理论分析,以及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的地方产业集群的地理分布、统计、经验教训等实例分析,还有相关政策与战略的探讨,是十分庞大的工程,必须发挥集体智能[11]。我国目前产业集群研究存在的问题是信息交流平台欠缺,缺乏有效沟通机制和整体布局,低水平重复劳动现象还较多,有些研究流于形式和表面文章,欠缺理论深度和实际指导意义。亟须整合资源,建立系统性、科学性的研究机制,利用集群研究的热潮,形成有效的“集群式”研究新局面。
三、要切实注重产业集群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自从产业革命以来,产业集群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日益增多。但是在近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中,人们的注意力往往被资本的集中和垄断所吸引,被生产规模化和高度现代化所吸引,从而忽略了产业集群的存在。随着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到来,许多大型企业纷纷破产,大量工人失业,一些区域经济出现明显衰退,与此同时,许多中小企业集聚的产业区却表现出惊人的生命力,仍然呈现增长势头,并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力[12]。
产业集群以其强大的竞争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产业集群理论随着产业集群实践的发展在不断地发展。反过来,产业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必然会引导企业走向产业升迁,每一次产业升迁都会将一些体弱多病或者反映迟钝的企业被淘汰出产业链结构,从而导致产业升级,对产业而言,它还是一次重新审视自我发展、检验自身经营问题的契机。
参考文献:
[1]聂方红.株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J].湖湘论坛,2007,115(4):17-19
[2][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译本,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43-144
[3]李刚剑等译.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6-60
[4]王粹月,方巍,李英薇.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8,529(4):325
[5]Purroux F.Note on the concept of growth pole:in living stone I:1971:economic policy for development selected pesidings.harmondsworth,1955:278-289
[6]陈剑锋.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4(8):22-27
[7]朱英明.产业集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9-30
[8]邵桂荣.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2-3
[9]何雄明.产业集群理论发展与评析[J].中国商界,2010,206(9):109-110
[10]颜双波,许秀真,刘飞.福建晋江“中国鞋都”产业集群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6,(5):74-75
[11]郭金喜.产业集群理论综述[EB/OL].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202525/,2011-06-08
[12]孙洛平,孙海琳.产业集聚的交易费用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