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自从1980年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第一份“全球竞争力报告”以来,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热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产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态势和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也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产业竞争力作为企业竞争力和国家或区域竞争力之间的纽带,既是国家或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又是国家或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主体。所以探讨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对产业发展水平与竞争力状况进行动态评估与跟踪,已成为当前迎接世界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面临的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性和紧迫性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1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竞争能力概念的雏形是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和税赋原理》中所提出的[1]。社会学家塞斯内克首先使用“独特竞争力”的概念来表示企业在某一方面同其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独特竞争力”的提出使研究者深刻认识到拥有它的巨大优越性,但独特不等同于核心、最重要,它无法区别居于中心
地位的竞争能力[2]。对于国家(区域)竞争优势的解释,不同的流派在各历史时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古典经济学认为: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资金、资源、区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制度经济学家从较为长期的制度演进角度研究问题,他们强调经济体制及制度在产业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合理的制度是推进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而也必然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发展经济学认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而作为经济发展过程则实际上是以工业化来消除不发达国家(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的。同时,舒尔茨等一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与自然资源相比,人力资本更能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在产业竞争中,竞争力来源于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是技术水平和教育[3]。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解释,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包括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应突出比较优势的经济市场价值,大力发展区域产业的创新力。
1990年,帕汗拉德和哈默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正式提出核心竞争力理论,他们对核心竞争力作为竞争优势的源泉进行了描述和论证,认为现代化、多元化的企业犹如一棵大树,树干和主要树枝是核心产品,树叶、花朵和果实是终极产品,提供养分、维持生命、保持稳定的树根就是核心竞争力。随后,企业界和管理学界运用该理论不断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和提升的实践,并取得较大成果。帕汗拉德和哈默认为,核心竞争力即“组织中积累性的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的学识”[4]。
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金碚等从1995年开始进行了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及其实证的研究,该成果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分析方法和框架进行了探讨[5]。区域、企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逐渐增多。朱传耿、赵振斌深入分析了区位、人口、经济、技术、自然、政策和创新等因素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和作用,提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制约性,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多样性、开放性和综合等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特征[6]。张锦鹏、张丽娟等提出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成本优势、歧异优势、创新能力、市场需求、区域产业簇群、政策支持等因素[7]。魏杰认为区域支柱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受制于技术力量、自然资源、资金来源、市场需求、效益水平、政策导向等因素”,提出选择区域支柱产业的基本依据和选择方法(收入弹性法、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法、产销区划法等)[8]。赵修卫在其《关于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探讨》的一文中提出了发展核心竞争力应突出比较优势的经济市场价值,同时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创新力,从要素、技术、产业三个层面论述了创新对区域核心竞争力发展的意义[9]。史东明的《核心能力论—构筑企业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机制、培育方法和培育途径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而对产业竞争力以及国家竞争力进行了系统分析[10]。
2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系统性。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别强调区域产业内外部环境的互动机制,它是在区域产业各系统协调发展基础上体现出的一种整合能力。
(2)价值性。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对区域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可以使区域产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它能增加区域产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资源配置,促进区域产业优势升级化。
(3)依赖性。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是一个具有路径依赖的积累过程,它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经验和条件,是在区域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基础之上,通过自身资源和能力的逐渐积累演化而形成的。
(4)延展性。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可以使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随着产业技术的动态演化和产业市场环境的变化,相应的出现动态创新而发展变化。
(5)不可模仿性。由于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所具有的独特比较优势和逐渐积累基础上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成长环境与价值背景,因而使其具有不可模仿性。
3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五种要素构成:
(1)区位要素。区位要素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位置、交通、通讯等综合作用而发挥出来的。区位要素主要通过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作用于产业竞争力。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信息灵通,既直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也间接影响其它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为产业发展的要素优化提供便利。另外,区位状况影响产业结构变革。区位的优越性意味着开放性,开放性又意味着先进性。开放的区位通过开拓新市场,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注入动力与活力。
(2)人力资本要素。人口的质量、数量与移动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人口质量最深刻地影响着区域产业竞争力。人口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观念、文化、科学和技术素养等。在新经济背景下,人口质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与区域产业的结合程度,结合越好,越有利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此外,人口移动也会影响区域产业的发展。在自由移动的情况下,移动的人口大多是素质较高的人口。这样,人口移动会导致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两极分化,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能吸引高素质人口的迁入,也就越有利于提高其产业竞争力,而经济落后地区则相反。
(3)经济基础、资金和市场要素。区域经济基础反映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现状与潜力。区域经济基础主要表现在历史遗留的物质基础,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基本建设设施、各种配套设施等。资金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动力之一。技术创新、企业创新与产业创新,都要依靠资金的投入。好的产业竞争战略和规划,要依靠好的资金运作方式作保障才能顺利实现。市场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导向。市场容量的大小决定产业发展的规模,市场运作机制决定产业的运作形式。
(4)技术要素。现代科学技术具有高度的创新性、渗透性、倍增性与带动性。在新经济条件下,对技术尤其是现代技术的重要作用必须有足够的重视。可以说技术因素是直接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5)政策要素。政策是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最活跃的制度性因素。区域的产业政策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方面看,一个区域可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区情,制订符合实际的财政、货币、投资、产业政策,促进主导产业群、辅助产业群和基础产业群的形成,提高产业竞争优势;从微观角度看,一个区域可以通过制订企业发展政策,指导企业的结构优化,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为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提供微观基础。
4 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管理创新。首先,政府要结合国家宏观规划,明确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为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创造不可或缺的发展环境。2009年6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公布。规划中预计在2020年以前将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为陕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政策资金支持。其次,政府要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和区位条件,创造和突出区域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构建区域主导产业群。“十一五”期间,陕西省确定了以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资源化工工业、旅游业、果业产业、畜牧业为代表的六大支柱产业。再次,修改完善法规政策。要果断地清除束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简化繁琐的办事程序,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科学、现代的政策体系和合理通畅的办事程序;坚决清除部门利益和部门保护主义,杜绝“权力寻租”现象,真正实现从“管”、“卡”到“帮”、“扶”的转变。
(2)要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良好的基础设施将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经济发展。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类别的基础设施重点,突出“瓶颈”项目建设;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开发人力资本所必须的基础设施、信息化设施、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放首位;要大力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既可以缓解财政资金紧张,又可以使基础设施领域建立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和约束机制等,提升基础设施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3)要高度重视教育和培训,开发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教育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键。强化教育和培训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最有远见、最可行的方法。这要求制定较高的标准,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强企业和教育部门合作等;要求开发人力资源终身化,创建学习型社会,使人把学习变成个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使学习以各种方式贯穿于人的一生,以全面提升人的素质,由人力资源转为人力资本。
(4)强化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能力。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带动科技创新。在政府的支持下,形成以高等院校为主,以专业科研院所为辅的研究开发机制;鼓励企业积极投资科研开发;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使之成为联结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纽带,产学研结合,使企业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以适应当前市场竞争的需要;进一步强化财政、税收政策,完善技术引进和升级鼓励政策,激励企业提升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改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建南,李怀祖.论企业核心竞争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9,(1):60-64.
[2] James T C Teng, 梅绍祖译.流程再造—理论、方法和技术[M].北京:清华出版社,2004,21.
[3]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 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 21世纪发展主题硏究[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49.
[4] C K Prahalad, Ga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68(3):79-91.
[5] Jin Bei. The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Industry[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3-5.
[6] 朱传耿,赵振斌.论区域产业竞争力[J].经济地理,2002,22(1):18-22.
[7] 张锦鹏,张丽娟.开放条件下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01,(12):59-59.
[8] 魏杰.振兴支柱产业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J].探索,2001,(2):107-108.
[9] 赵修卫.关于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1,(10):95-99.
[10] 史东明. 核心能力论—构筑企业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