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了产业链的核心内容:即产业链研究的本质基础。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链中包含有不同的相关产业;第二,产业链中包含有多个相关企业;第三,产业链中的企业是上、下游关系;第四,产业链是围绕用户需要的某一最终产品进行的生产交易活动;第五,产业链是一条增值链。
2 产业链形成的动因
产业链可以理解为具有一定相关关系的产业部门的集结,这种集结通常是基于产业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因而并非是随机性,其联系往往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产业集结并不必然形成产业链,当产业部门之间通过一定的经济技术关联关系而集结成串珠状或者链条状的上下游产业关联时,这才具有产业链的基本形态。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很复杂,影响产业链形成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2.1 产业链形成的外部因素
(1)区位优势。区位优势的存在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企业可以通过产业链中部分环节的转移,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和效益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例如:波音777飞机70%-80%的零部件是由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合作者生产和设计的。模块化的方式将波音的最后组装过程从13-17天减少为3天。
(2)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产业链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核心企业在管理中的信息沟通、传播更为迅速及时,改善了核心企业经营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强化了核心企业对产业链中节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使产业链能更适合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产业链形成的重要外部驱动因素之一。
2.2 产业链形成的内部因素
(1)价值关联。产业链是企业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活动全过程,它涵盖了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的所有阶段。产业链从某种程度可以看作是不同的相关企业进行价值活动的总和。产业价值链是产业链最为基本的内核。贯穿于产业链全过程的有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流,最终由于价值的关联性形成产业链。
(2)资源互补。资源的互补效应是核心企业结成产业链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企业资源是异质的,也不可能完全流动,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依靠自有资源实现发展。产业链中的企业相互交换企业经济活动所需但缺乏的资源,不仅可以弥补各自资源的不足,改善彼此的资源状况,而且可能创造新的企业资源优势,为企业保持长期的战略竞争力提供资源基础。
(3)协同效应。所谓协同效应,即单体之间通过一定方式的结合,发挥单体简单相加所不能取得的效果,其实质强调结合方式的有效性。产业链作为由专业化分工的独立企业结合成的有机体系,可以在内部企业实现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分工,充分发挥产业链在生产、管理、技术方面的协同作用,从而取得1﹢1﹥2的效果。
3 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
Nonaka提出了组织知识创造动态理论。即著名的知识螺旋(SECI)模型: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和内部化(Internalization)[11]。知识螺旋模型说明隐形知识及显性知识不断的互动,经由社会化、外部化、结合化及内部化的知识转换模式,并透过个人、群体、组织等不同的层次逐渐扩散,形成知识螺旋,从而实现知识在产业链中的转移。
(1)社会化是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的过程,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社会化过程是隐性知识的传播过程。师传徒受就是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的典型形式。由于知识往往起源几个人,因此社会化是知识创造和传播的起点。
(2)外部化是对隐性知识的明晰表述,将其转化成别人容易理解的形式,这个过程在传统上主要依赖于类比、隐喻、假设、倾听以及深度会谈的方式,借此推动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而目前一些智能技术,如知识挖掘系统、商业智能、专家系统等也为实现知识的外在化提供了手段。
(3)组合化是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的过程。经过社会化和外部化过程,员工头脑中的显性知识还比较零碎,将这些零碎的知识组合起来,并用专业语言表述出来,这就完成了知识组合化的过程。通过组合化,个人知识就上升成为了组织知识。从而能更方便地为更多人共享。分布式文档管理、内容管理数据仓库等是实现显性结合的有效工具。
(4)内部化意味着通过知识传播、组织成员学习与反复实践使得显性的组织知识转化为组织成员的隐性知识。个人的隐性知识经过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四个阶段,实现了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知识的传播,当个人的隐性知识完成一次知识螺旋运动,为新的隐性知识创新作好准备,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知识螺旋。
不同的企业居于产业链中不同的位置,在知识转移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上游企业被认为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发源地,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起着引领作用。中游企业被认为是技术创新的追随者,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下游企业被认为是技术创新的应用者,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起着辅助作用。
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不仅是因为企业内的知识,尤其是一些隐性知识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而且还在于当前的知识存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企业内各种资源效能发挥程度的差别都是以企业现有的知识所决定的。根据产业链中上、中、下游企业的知识转移,我们可以看到,在产业链中存在着两个基本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SECI),一个是由上游企业与中游企业构成的SECI结构,另一个是由中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构成的SECI结构。两个SECI结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上游企业充当了产业链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并通过知识转移活动,带动着中游企业;中游企业在上游企业的推动下,除了自身在不断地运动与发展外,还充当了“二传手”的作用,将来自上游企业的知识创新传递给下游企业;下游企业是上、中游企业知识的接受者,本身很少有知识创新的活动,主要是在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传播和扩散。
按照产业链和知识螺旋基本理论,产业链中存在知识流动和更新的知识价值链。即:知识的采集与加工→知识的存储与积累→知识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使用与创新。知识在企业链中的转移实质就是通过知识价值链的管理,加快知识的流动速度,使企业的知识在运动中不断增值。实现产业链中知识的共享,并且加速知识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2-16. [2] 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cs[M].London:Macmillan, 1920:1877-1890.
[3]李一鸣,刘军.产业发展中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47-57.
[4]芮明杰,刘明宇,任将波.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
[5]Stevens and Garham.工ntegrating the Supply Ch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ion and Material Management,1989,119(8):3-8.
[6]蒋国俊. 产业链理论及稳定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4.
[7]李心芹, 李仕明,兰永.产业锌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60-63.
[8]杨公朴,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0-80.
[9]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统筹发展[J].经济学家,2004,(3):121-123.
[10]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发展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l):36-38.
[11] Nonaka,L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J]. Organization Science,1994, 5(1):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