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信箱 总支信箱
  • 首页
  • 入馆指南
    • 本馆简介
    • 机构设置
    • 部门职责
    • 开馆时间
    • 借阅细则
    • 读者必读
  • 读者服务
    • 中图法简表
    • 学科分类代码
    • 核心期刊目录
    • EI收录的我校论文
    • SCI收录的我校论文
    • 《学科学术通讯》
  • 信息素养
    • 《信息检索》课程
    • 用户培训专题讲座
  • 参考咨询
    • 文献传递
    • 常见问题FAQ
  • 培训专栏
    • 学术讲座
    • 精彩回顾
  • 总支工作
    • 党建工作
    • 党纪学习教育
    • 党史学习教育
    • 专题教育
    • 规章制度
    • 廉洁自律
    • 资料下载
  • 活动
    • 真人图书馆
    • 红色文化活动
    • 一二•九书画展
    • 青春毕业季
    • 新生入馆教育
    • 世界读书日
  • 考研专栏
    • 招考公告
    • 研招资讯
    • 经验交流
    • 讲座真题
我的图书馆 English
  • 首页
  • 入馆指南
    • 本馆简介
    • 机构设置
    • 部门职责
    • 开馆时间
    • 借阅细则
    • 读者必读
  • 读者服务
    • 中图法简表
    • 学科分类代码
    • 核心期刊目录
    • EI收录的我校论文
    • SCI收录的我校论文
    • 《学科学术通讯》
  • 信息素养
    • 《信息检索》课程
    • 用户培训专题讲座
  • 参考咨询
    • 文献传递
    • 常见问题FAQ
  • 培训专栏
    • 学术讲座
    • 精彩回顾
  • 总支工作
    • 党建工作
    • 党纪学习教育
    • 党史学习教育
    • 专题教育
    • 规章制度
    • 廉洁自律
    • 资料下载
  • 活动
    • 真人图书馆
    • 红色文化活动
    • 一二•九书画展
    • 青春毕业季
    • 新生入馆教育
    • 世界读书日
  • 考研专栏
    • 招考公告
    • 研招资讯
    • 经验交流
    • 讲座真题

阅读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馆新闻 >> 阅读推广 >> 正文
美文欣赏 || 唯有阅读,治愈一切人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0-12 编辑: 来源:资源推广部 浏览次数:203

阅读和不阅读,过得是不一样的人生。

    看到一个关于白岩松的热门视频。

    视频中,白岩松透露,1992年,他严重抑郁。

    天天晚上睡不着觉,导致脑袋后面出现了一块斑秃,家里人看见了也不敢告诉他。

    糟糕的日子里,他不断寻求治愈自己的方法,后来终于找到了。

    只不过,这一方法,却让网友纷纷惊呼“神奇”。

    原来,真真切切让他走出困境,治愈他的抑郁的,并不是什么管用高效的药物,竟然只是书本。

    他说:“读书帮了我非常大的忙。因为我发现,读书不单单是在读书,更重要的是在读自己和提升自己。”

    通过阅读书本,他得到了提升,也想明白了越来越多的事情。

    心里豁然开朗了,抑郁自然而然也绕道而走了。

    意识到了阅读的巨大好处之后,他便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平均下来,最起码要花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

    并且,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碰到一本好书,往往要反复读不止一遍。

    一本《道德经》,他光抄就抄了好几遍。

    不仅仅是因为书太好,而是在他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会在不同的时间段,把一本旧书读成新书,获得不一样的智慧,拥有对抗挫折的力量和武器。

    就像他在一次演讲中所说:“你会遇到很多烦恼的事情,苦难会折磨人。

    不过书读多了读出智慧,总可以好好地,正确地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苦难。”

    阅读的力量,真的是不容小觑。

    它就像是给自己构建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温暖而强劲,总能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余秋雨曾说:“阅读这件事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世界千变万化,人人都有内心的焦虑和生活的问题。唯有读书,使人心绪平静,内心清宁。

    生活繁杂,唯有阅读,治愈一切人生。

    01

    阅读,是疗心良药。

    著名书评人樊登,曾讲过一件自己的经历。

    2003年的时候,他在中央电视台工作,每个月拿一万八千块钱的工资,但是压力特别大。

    因为光是房贷车贷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一个月下来就需要一万四,所以每个月就剩那么几千块钱支撑一家人的生活。

    在巨大的压力下,他总是胡思乱想,焦虑满怀,每天都觉得迟早会破产。

    尤其是只要单位说奖金少发一些,他就更是担忧,觉得日子没办法过下去了。

    后来,实在没事干,他就开始读《论语》。

    结果,令他惊讶的是,一年《论语》读下来,他最大的收获,居然是不再担心房贷了。

    他说,虽然经济环境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读书给他带来了力量,使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他整个人生观变得豁达,对很多事情坦然了许多。

    雨果有句经典名言:“各种各样的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作用下,仿佛烤在火上的纸一样渐渐燃尽。”

    阅读,才是最好的疗心良药,是真正让一个人免于焦虑的捷径。

    它虽然不能带来现实意义上的财富,但却可以让我们越来越靠近智慧,获得开悟,一步步把自己从迷茫,困惑,焦虑的谷底拉上来。

    身边有位朋友,曾经有过一段非常至暗的时刻。

    那段时间,他丢了工作,求职路上处处碰壁,恰好母亲因癌去世。

    被伤痛,烦闷,无助充斥的日子里,他拯救自己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看书。

    后来他对我说过一番话:“看书的时候,整个人都会静下来。虽然看书救不活我的母亲,也不能帮我立刻找到工作,但却改变了我的内心世界,让我学会了接受,与生活和解。也让我意识到,虽然河流的某些部分会被阴影遮住,不过,光线还是会从树木的缝隙透进来。”

    杨绛有句话说:“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更全面的看待问题的视角。”

    读一书,增一智。

    阅读,不仅仅是积累知识,更是赋予我们一个灵魂有所依的安然世界,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回归宁静,练就沉静从容的心境。

    02

    读书,是人生最硬的底牌。

    这两天,董卿又火了。

    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成团之夜前夕,网友纷纷呼吁节目组邀请董卿来当嘉宾,作为成团见证人。

    说起来,董卿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呼声,就是因为在所有人心里,“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的董卿,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姐”。

    还记得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她满腹文墨,舌灿莲花。

    在《朗读者》中,她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在《主持人大赛》上,无论是耳熟能详的海明威,麦家的经典语录,还是对许多人来说比较陌生的塞涅卡,里尔克的诗句,她总能信手拈来,运用地游刃有余。

    这样的博闻强识,跟她一直以来的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

    曾在采访中,她坦言自己一直保持着每天睡前一个小时的阅读,几乎是雷打不动的。

    卧室里没有手机,电视机等任何电子产品,安安静静地看会儿书就可以睡觉了。

    无论是坐飞机,还是工作间隙,总能看到她与书为伴,就连出国做访问,都要抽空去泡图书馆。

    阅读让她摆脱了局限和平庸,拥有了丰厚的底蕴,优雅的谈吐,使她卓尔不凡。

    在2007年欢乐中国行元旦特别节目中,她临危救场的“金色三分钟”,被誉为主持学上的完美案例;

    2018年,她一砖一瓦制作《朗读者》,主持人制作人总导演全都是她。

    这档节目不仅捧回了白玉兰奖,还代表中国原创综艺走进了戛纳。

    不需要依靠任何人撑腰,她自己,就活成了自己最硬的后台,最大的靠山。

    毕淑敏曾说:“书不是胭脂,却会使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人千变万化。”

    曾经以为,那些外在的职位和财富,就是一个人最硬的底气。

    后来才发现,那些博览群书后由内往外长在身体中,融在血液里的才气和智慧,才是一个人灵魂最大的支柱,身上最硬的底牌。

    正如有段话所说:“喜欢阅读的人,书一放下,就以贵族王者的形象出现,举手投足都是自在风采。他们血液里充满答案,越来越少的问题能让他们恐惧。他们仿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种自信从容,便是底气。”


    03

    阅读和不阅读,过得是不一样的人生。

    微博里有位网友,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

    几年前,他去应聘一个心心念念的职位。

    集体面试的时候,面试官讲了一个笑话。

    其他人全都正襟危坐,只有他忍不住哈哈大笑。

    结果,他成了唯一被录取的人。

    为什么?

    原来,在这个笑话中,面试官引用了一个人们不怎么熟知的典故,其他人没听明白,根本不知道笑点在哪里,只有他听懂了。

    理所当然地,他成了那个唯一的幸运儿。

    他无比感慨地说,幸亏他平常一直都有阅读的习惯,书看得多,知道得也多。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人生。

    细细想来的确如此。

    那些读过的书,虽然不能立竿见影地让你立刻获得想要的人生,但总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生活。

    有一位平凡普通的老人,她叫杨本芬。

    80岁那年,她出版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本书:《秋园》。

    不过,令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如愿达成出书梦想的老人,其实只有小学学历。

    因为热爱书籍,杨本芬一生都在坚持阅读,即使在生活最窘迫的时候,也依然没有放弃过。

    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中,她不断成长,蜕变,最终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不仅如此,在这种对知识的执着和笃定的氛围熏陶下,她的三个孩子也全部都考上了大学。

    毛姆曾说:“阅读虽然不能助你谋生糊口,但它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更圆满。”

    阅读,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却可以改变人生的高度;拉长不了人的视线,却可以拓宽人的视野。

    阅读和不阅读,过得是不一样的人生。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欲上进先读书。

    良好的阅读习惯,永远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

    人生变好,就从坚持阅读开始。

    与朋友们共勉。

THE  END

版权所有:西安工业大学图书馆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学府中路2号 

邮编:710021